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然後我們很多人的家人在伊朗因參與某些活動而受到威脅。但這些指控使兩國關係變得緊張。
儘管該情報局至少有兩年時間監控著針對他的安全威脅,但莊文浩是通過媒體才發現自己曾是北京的目標。雖然很難確定加拿大是否相較於其盟友,在回應外國勢力干預時能力更加孱弱,但朱諾教授主張,其他國家在應對這個問題上做得更好。這意味著一些可能成為外國勢力目標的人經常會被忽視。調查將針對北京在加拿大的干預,尤其是有關北京是否通過支持某些候選人,影響加國最近兩次聯邦選舉的調查。過時且升級遲緩的制度 朱諾教授告訴BBC,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管轄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的法案已經過時。
莊文浩說,一位駐加拿大的中國官員在此之後開始搜羅他在香港的親戚們的詳細信息,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社群媒體平台微信,一場針對他的誹謗行動也開啟了。此外,儘管調查將集中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其他外國人士」的選舉干預指控上,但也有專家認為,在加拿大,有關外國干預的問題其實更加複雜且普遍。第二,新北市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補助措施一樣持續、沒有改變。
由此可推知,唯有藉著普及公共化托育政策使工作/自我實現與生育並容,女性的教育投資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報導也說,「在北歐各國,生育率最高的反而是具有大學學歷的女性,由於普及公共托育政策讓她們能夠終身投入職場。再加上,托育補助條件放寬,不需雙方父母皆在職,吸引家長送托的誘因增加,也讓二度就業的家長能放心找工作,對減輕家長經濟壓力無疑是最大支持。(註1)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已婚不生」的雙薪頂客族漸成為趨勢,若狀況持續惡化,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勢必影響台灣經濟結構。
」 丁小姐娘家遠在雲林,公公一個人也不方便幫忙帶孩子,若自行在家帶孩子,家裏少一份收入,對於家中經濟狀況是很大損失,能不能找到後援幫忙照顧是丁家決定生不生的最大因素,「第二胎是想都不敢想,影響生活品質太大了,除非哪天薪資提高,有多餘的錢才會想生。」——丁小姐 丁小姐是新北托育補助的受惠者,私托負擔沈重,本打算將小孩送到公托單位,但名額抽到備取70幾號,要「請假自行帶小孩」,還是「勒緊褲帶送私托」,成了丁小姐的兩難。
其中,合作聯盟托嬰中心或居家托育人員,每月除中央托育補助3000元外,更提供增額6000元的補助,約是一般市場價格的6-7成,對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無疑是最大的支持。「養小孩不是只有一個月幾千元的費用,台灣的就業環境不友善,無論男女都無法長期請假在家帶小孩,公部門還可以,私部門幾乎不可能請超過半年,薪資也難以跟上養育費用的漲幅,再加上常常都得加班,小孩找不到人顧是主要考量點。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7年我國平均每名育齡婦女於15至49歲所生的子女數僅1.13人,這數字排名全球第3低,僅次於新加坡的0.83人與澳門的0.95人,新生兒人數僅19萬3844人。然而,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調查卻發現,台灣目前育有一名子女的家庭,約有高達六成其托育支出占總收入逾兩成以上,這也難怪願意再生第二胎的家庭並不多。
」——羅秀麗 目前全國一百多所公托中心,新北市就佔了58所,收托人數也佔全國近六成,無論是家數和收托人數都遙遙領先其他縣市,接下來除了持續增加公托數量,與私托單位合作,讓私立托育服務和費用跟公托一樣平易近人,成了接下來新北市托育政策努力的重點。新北下一步:擴大公托合作聯盟,倍增托育服務量 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認為,新北市的下一步,就得是擴大公共托育合作聯盟,讓家外托育服務達倍增達1萬8千名幼兒收托,並增加托育費用補助,公私協力真正落實幼托公共化,賡續公共托育中心設置,並增加補助企業托育,同時結合相關專業組織團體設置社區托育,就近在地設置托育服務設施,滿足家長可近性托育需求。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8月托育新制上路後,補助條件放寬,希望鼓勵未來有生育計劃的青年家庭,能夠因此而降低部分經濟負擔。不過,新北市政府要做的不僅止於此,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補助不能解決托育問題,新北市這幾年努力成立公共托育中心,以及推動公立幼兒園增班才是正軌。
年輕夫妻想生也養不起,「已婚不生」漸成趨勢 依照人口學家普遍看法,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根據衛福部2014年的委外研究指出,一個小孩的托育費用不高於家戶所得的一成五,才有可能增加生養第二胎的可能。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趙于涵主任以私立托育業者的角度出發,認為托育補助新制上路後,不少家長前來詢問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差異。侯友宜指出,生養不應該只是個人責任,更應該是國家大事。
如何讓台灣年輕人願意生?除了解決長工時、低薪資環境,提供平價、優質、大量、可近性高和永續的公共托育照顧服務網絡,政府責無旁貸,這也是政府所能給予家長最實質的幫助,讓公托服務量4年翻倍,才能盡可能解決堪稱「動搖國本」的公共托育問題。「我很幸運,找到一間有加入聯盟的私托,費用比一般私托行情少近一半,環境、設備都不差,配合政策還有額外補助,壓力少很多私立托育業者、四季托嬰中心主任趙于涵指出,本來家長托育選擇多以公托為優先,補助提高後,她的私托詢問度也跟著增加,而新北公共托育合作聯盟還有每年5萬獎勵金,讓機構改善環境與設備,也會有幼教專家學者定期給予指導,「等同免費諮詢顧問、政府掛保證」,硬體設備、托育品質都有所提升,收托人數明顯增加不少。再加上,托育補助條件放寬,不需雙方父母皆在職,吸引家長送托的誘因增加,也讓二度就業的家長能放心找工作,對減輕家長經濟壓力無疑是最大支持。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8月托育新制上路後,補助條件放寬,希望鼓勵未來有生育計劃的青年家庭,能夠因此而降低部分經濟負擔。公托發展困境:承接專業團體量能不足、人才短缺場地難尋 不過,公托中心也面臨發展挑戰,能承接公托的專業團體不足,目前已有5個團體承接3至6個公托中心的情形,托育人員也因每年幼兒保育畢業人數下降,使得人才短缺,公托場地更是難尋覓,加上公、私托價差,公托候補人數往往居高不下。
」 丁小姐娘家遠在雲林,公公一個人也不方便幫忙帶孩子,若自行在家帶孩子,家裏少一份收入,對於家中經濟狀況是很大損失,能不能找到後援幫忙照顧是丁家決定生不生的最大因素,「第二胎是想都不敢想,影響生活品質太大了,除非哪天薪資提高,有多餘的錢才會想生。」——丁小姐 丁小姐是新北托育補助的受惠者,私托負擔沈重,本打算將小孩送到公托單位,但名額抽到備取70幾號,要「請假自行帶小孩」,還是「勒緊褲帶送私托」,成了丁小姐的兩難。
「這都是加入合作聯盟才有。「我很幸運,找到一間有加入聯盟的私托,費用比一般私托行情少近一半,環境、設備都不差,配合政策還有額外補助,壓力少很多。
不過,新北市政府要做的不僅止於此,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補助不能解決托育問題,新北市這幾年努力成立公共托育中心,以及推動公立幼兒園增班才是正軌。第二,新北市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補助措施一樣持續、沒有改變。
提到普及公共托育政策,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往往是北歐制度,據報導所述,「公共托育發展最早、提供比例最高的是丹麥,從1950年代就開始拓展托育福利服務,並於1999年制定全面性政策,促使地方政府保證所有具托育需求的六個月以上幼兒都可以得到托育服務。「早期新北市長朱立倫倡導公托平價策略,積極盤點新北市閒置空間,才能在六、七年內設置數十家公托中心,未來公私要合作,才能更進一步擴展公共托育服務量,結合民間資源解決燃眉之急,運用私立單位現有人力與空間,是最聰明的作法。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趙于涵主任以私立托育業者的角度出發,認為托育補助新制上路後,不少家長前來詢問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的差異。」 可見,如何能真正落實幼托公共化,提高公共托育服務量,才是讓年輕父母放心生育的關鍵之一。
」——王先生 同樣育有一子的王先生說,照顧小孩的花費、接送負擔都是考量生育的主要因素,遑論生第二胎,「如果媽媽在職場上已發展到某階段,暫離職場很容易遇到升遷問題,我想這也是台灣很多媽媽,頂多選擇生一胎,第二胎會相當猶豫的原因。「我一直有計劃要生,但是覺得要存一筆錢才養得起,雖然跟老公是雙薪家庭,生活勉強還算充裕,可是扣掉貸款、其他開銷,光生一胎一個月至少就得花兩萬元托育,算一算,錢很卡緊,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娛樂。
年輕夫妻想生也養不起,「已婚不生」漸成趨勢 依照人口學家普遍看法,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中華民國學前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羅秀麗說,補助能解決的是「已經生出來的」托育問題,整體大環境的不景氣、低薪困境才是年輕夫妻不敢生的關鍵問題,職場普遍低薪、長工時的不友善,也讓雙薪家庭面臨極大的托育困境,更需要政府想辦法解決支持。
新北調整托育補助金額,家長「相當有感」 在中央托育新制上路前,新北市政府早已推動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簡稱合作聯盟),限制加入的私立托育業者每月收費不得高於2萬元,政府每月提供3000元托育補助給家長,但因補助金額並不算高,對家長來說僅解決部分問題,不少家長仍選擇將小孩送到高價位的私托。」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持續擴大公共托育合作聯盟,為新北市的民眾降低育兒負擔,讓想生又不敢生的青年家庭,能夠放心規劃未來,是新北市政府未來著力的目標之一。
」 落實幼托公共化,提高公托服務量,讓年輕父母放心生育 目前新北市已有58家公共托育中心,家長每月僅支付6000元托育費用,2017年為擴展公共托育服務量,開始推動合作聯盟,與私立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合作,除要求私立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價格上限管制外,大量專家學者實際進入托嬰現場的輔導培力,全面提升托育品質及持續增加的服務量,也受家長好評。但實際上,女嬰出生到達到育齡再到育齡結束,很可能死亡,所以替代水準應略高於2,人口數量才會增加而非衰亡。「(四季托嬰中心)原本就有加入合作聯盟,每月收費2萬元,中央的托育新制上路後,準公共化簽約規定和過去合作聯盟幾無二致,經營上來說是同時能得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資源與協助。因此,替代水準一般而言以「2.1」為標準,這只是一個特定人口群體在特定時間的統計數字。
由此可推知,唯有藉著普及公共化托育政策使工作/自我實現與生育並容,女性的教育投資才能充分發揮作用。」私托單位加入合作聯盟後,托育補助雖然不無小補,但頂多只能算是「小利多」。
養不起、沒人幫忙照顧,正是現今台灣年輕夫妻不敢生小孩最常見的兩大原因。(註1)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已婚不生」的雙薪頂客族漸成為趨勢,若狀況持續惡化,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勢必影響台灣經濟結構。
」——趙于涵 私托加入聯盟,「等同政府掛保證」收托人數明顯增 趙于涵表示,本來家長托育選擇多以公托為優先,補助提高後,她的私托詢問度也跟著增加,再加上新北公共托育合作聯盟還有每年5萬獎勵金,讓機構改善環境與設備,也會有幼教專家學者定期給予指導,「等同免費諮詢顧問、政府掛保證」,硬體設備、托育品質都有所提升,收托人數明顯增加不少。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7年我國平均每名育齡婦女於15至49歲所生的子女數僅1.13人,這數字排名全球第3低,僅次於新加坡的0.83人與澳門的0.95人,新生兒人數僅19萬3844人。